与时俱进 奋发有为 再创新罗发展新业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1年政府工作的基本回顾
2001年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的一年。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区政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揽全局,按照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各项工作立足抓早、抓紧、抓实,预计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81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比增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02亿元,比增3.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3.84亿元,比增12.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95亿元,比增15.7%,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农业总产值完成8.36亿元,比增4.3%。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粮经比例由2000年的61.6:38.4调整为59.4:40.6。林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完成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6000亩,笋竹产品加工销售量大幅度增加。畜牧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生猪存栏58.9万头,出栏90万头,家禽存栏237万羽,出栏671万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森宝(龙岩)实业有限公司开始盈利,果蔬冷冻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花生产销两旺。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粮食自给工程和城区防洪堤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完成小㈠、小㈡型水库除险加固各两座,建成投产电站14座,新增装机容量1.6万KW,完成106个村农网改造和7个无电自然村通电任务。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推行“小额信贷”工作,全年共下达资金195万元,受益农户975户,完成“造福工程”搬迁464人,宽裕型小康建设进程综合分值74.76分。2001年我区被确定为国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区)和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区)。
二、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完成42.1亿元,比增1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9亿元,比增15.8%;乡镇企业总产值106.2亿元(现价),比增14.8%,工业产品销售率95.6%。完成技改项目14项,共投入技改资金1.34亿元。春驰30万吨回转窑水泥生产线、紫金25万吨水泥粉磨、龙化4000KW/H差压发电、1万吨/年AC发泡剂、天泉大输液、龙门铸造厂等技改项目和三达油脂、和绿化纤、展鹏电站等一批新上项目的投产,绿源木业、小池兴邦、森宝二期等一批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了工业结构调整,并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亮点。企业品牌建设扎实推进,2001年有8家企业通过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考核,龙工、紫金集团、春驰集团、西陂水泥厂等6家企业及产品分别获农业部创名牌重点企业和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称号。
三、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龙岩国家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挂牌成立,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全国风景溶洞工作研讨会暨福建省首届风景溶洞旅游节,龙崆洞、江山风景区等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区外旅游市场不断得到拓展。2001年,仅龙崆洞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门票收入达200万元。积极参与中心城市建设,龙薰市场二期、塔泉、凯丰商厦、大旅社改造等商业网点已建成开业,完成曹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一期及红坊农贸市场建设。二轻家俱厂、粮油加工厂、轮胎翻新厂等企业“退二进三”进展顺利。
四、外引内联、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科技园区首期全面开发建设,被列为全省45个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之一,绿源木业等一批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已入园建设。全年外引内联共签约项目73个,总投资6.9亿元。新批三资企业9家,实际利用外资604万美元,比降63%。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比增12%。年初确定48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8亿元。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已建成通车,赣龙铁路已开工建设,龙崆洞旅游公路绿化美化工作已完成。适中、雁石、红坊等重点小城镇建设有新的进展,适中中颜和东肖黄邦农民住宅小区被列入省级试点小区,龙门洋畲农民住宅小区被评为全省八个优秀小区之一。三峡库区移民70户307人接收安置工作顺利完成。适中保丰村、雁石楼墩村两个重点受灾村重建家园进展顺利。与此同时积极配合市里搞好中心城市建设,协助做好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2000年至2003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15个重点项目中,人民医院医技大楼、教师新村、万苏公路已竣工交付使用,农村合作医疗、农网改造、农村人饮工程、曹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行政村道路硬化、标准化渠道等项目正在实施,图书馆和文化馆主体工程已封顶,托老院、苏合公路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五、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林业营林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初步建立了适应木材市场放开新机制的管理体系。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顺利实施。供销系统改革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继续推进,继续抓好工业供销公司等经营困难、扭亏无望企业解散工作,完成了粮食、外贸企业的改制工作,“两个置换”工作积极推进,2001年全区共置换职工身份804人,支付安置费和补偿金927万元。区饮服公司等10家国有商业企业授权国资公司管理,全面向商业企业委派了国有产权代表和财务总监,初步建立国有商业资产监管与营运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机关社保、农村社保体制得到进一步理顺,失业人员、下岗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全年共保障对象4326人,发放保障金27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运作顺利。社区服务试点工作已经开展。医药卫生改革继续深化,药品集中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机构改革已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
六、财政运行基本平稳。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3.67亿元,比增1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5亿元,比增23.5%。财政支出克服了压力大、资金调度余地小等困难,确保了政策性增资兑现、工作正常运转和重点建设项目支出,全年财政支出2.48亿元,比增10.1%,年终滚存赤字910万元。
七、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区属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比增9.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8.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6.9%,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98%,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8元,比增10.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0元,比增4.5%。
八、市场经济秩序整顿扎实开展。紧紧围绕重点整治任务,开展联合执法整治,重点查处和打击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及医疗器械、建材、拼装汽车及汽车配件和非法传销行为,检查各类经营户11500多户,查办案件1340起。集中开展了交通、公共聚集场所、矿山、建筑业、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及烟花爆竹市场等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国务院“四个一律关闭”的工作要求,小煤窑关停整顿积极稳妥实施。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后续清偿工作扎实开展。通过专项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九、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科教兴区战略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力度加大,民营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科技“三下乡”活动成效显著,全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被省里授予“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区称号。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区乡镇光缆电视主杆线基本建成,65%行政村开通光缆电视信号。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初见成效。计划生育工作被中宣部、国家计生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被省政府评为计生工作先进一类区,全年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9.48%。九龙江流域水污染与生态破坏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开展,“一控双达标”工作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生态保护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土地管理进一步加强,实现耕地占补总量平衡。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在第九届全运会上我区举重运动员张湘祥获得金牌、石智勇获得铜牌。
十、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双争”活动。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继续培植“文化大户”,创新农村文化阵地,积极开展揭批“法**功”邪教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实效性增强,创建文明城区再次通过省、市的初评,省、市级文明单位与贫困村、革命基点村结对子共建活动得到了省、市的好评。双拥活动深入开展,年度征兵任务圆满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打击“六合彩”、打黑除恶、缉枪治暴、反盗抢等专项整治斗争深入开展,有效地打击了各类犯罪活动及社会丑恶现象。认真贯彻依法治区方略,成立了区政府法律顾问团,制定了“四五”普法规划,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坚持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取得区人大、区政协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的沟通和联系。认真办理人大和政协交办的人民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273件,力所能及地解决了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做好信访积案的排查调处和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机关效能建设扎实开展,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区乡政务公开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新的成效,全年清理规范性文件337份、废止268份、保留48份、正在修改21份,清理涉及WTO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措施和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拟于今年3月底前完成。
过去的一年,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能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工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上级党政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博、艰苦奋斗的结果,是与区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及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民主监督和积极参与,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的真诚合作,老同志的关心帮助,驻岩部队、武警官兵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在此我谨代表新罗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我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财政支出受政策性增资、医保改革等影响,压力空前,资金调度相当困难;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和深度不够,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价格低迷,导致农民增收难度大;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连年下滑;部分下岗职工、山区群众和城镇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压力较大;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状况和安全生产还不尽如人意;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全局观念、服务与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廉政建设和管理监督有待加强,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腐败现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解决。
2002年政府工作任务
200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关键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全国、省、市经济形势分析的情况表明,今年经济发展环境仍不容乐观,作为地处沿海的山区,我区受到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将更为深刻。主要体现在,一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9.11”事件影响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对外经贸工作,而我区外贸出口企业少,产量低,且产品科技含量低,因而外贸出口将更加困难。二是“入世”将对部分行业和产品造成冲击,特别是对我区传统农业将带来较大的影响,农民增收将更加困难。三是国家对煤炭行业加强监管,乡镇煤矿全面关停整顿,以及反超载等政策措施的实行,对我区工业的增速、效益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四是由于今年中央和地方将继续出台大幅度调资、补贴及医保改革配套政策,致使财政支出压力空前,财政资金调度极为困难。五是政府工作将面临较大的挑战,加入WTO对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新的课题亟待研究解决,各项应对措施无法一步到位,影响对经济工作的引导和指导。与此同时,我们更应当看到今年的工作也有不少有利因素:从大环境上看,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和国家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我国正式加入WTO,总体上有利于我区优势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对吸引利用外资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从我区自身因素来看,我区经济结构已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已基本实现,在建项目的陆续投产以及旅游和房地产业的兴起,将极大地推动我区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困难,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奋力拼搏,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2002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省、市一系列工作会议和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围绕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两个增强”、财政和农民收入“两个增长”,继续实施“四大工程”,着力推进“四化进程”,突出抓好营造环境、项目开发和调整结构三项重点工作,以一流的发展业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2%;实际利用外资与去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
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农民增收,进一步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上新台阶
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市场为导向,调优农业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抓特色产业,促进“四大产业”的发展。加大种植业结构调优力度,重点发展高产、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花卉和珍稀食用菌,建立2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片和花卉设施栽培示范片。实施瘦肉型猪产业化工程,规范、整合生猪产业,引导规模养殖并向山区片转移,推广果、牧、沼生态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小型草食动物及山麻鸭、白羽番鸭、优质肉鸡和特色水产养殖。进一步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建设万亩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和食用菌专用林基地,抓好竹林垦复和毛竹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林竹产品加工,提高林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效益。二是抓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帮助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力促森宝禽产品加工厂第二条生产线、果蔬冷冻服务中心、绿源木业、泰兴食品、麻笋加工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做大雄润、眯眯笑、渝家仔等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上规模上水平。三是抓“良种工程”,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把实施“良种工程”作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重点建设专用林苗圃、瘦肉型种猪场、山麻鸭原种场、鱼种场、作物接穗圃、母本园等,抓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四是抓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计划地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制定生猪、水果、蔬菜等大宗农产品质量标准,申报一批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产品,完善商标注册工作,加大创建品牌力度。切实解决好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对生态和农产品的污染,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加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步伐,重点建设好“动物医院”,加强植物检疫性病虫的监测和防治工作,以确保种养业的健康发展。五是抓服务,完善农业社会化体系。围绕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市场信息、生产技术和产品销售服务,把工作重点转到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继续推进科技服务市场化进程,发挥专业技术协会和产品营销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努力为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市场提供各种服务。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立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区)建设,抓好省级标准化农田示范片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实施渠道标准化建设和节水改造工程。继续抓好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10个行政村人饮工程,完善农网改造。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共建”的路子,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制度改革,动员广大农户积极参与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农民直接增收。
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和宽裕型小康建设。加大对贫困乡村、革命基点村和灾区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积极帮助农村特困户和优抚对象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扎实抓好“造福工程”的扫尾工作,认真做好三峡移民后续管理工作。加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资源档案,抓好就业培训、就业介绍和就业后服务工作,引导农民合理有序地进城务工经商,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巩固和发展宽裕型小康建设成果。持之以恒地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加强减负“三项制度”建设(农民负担监督卡、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农民负担预决算)。
二、抓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工业结构调整着重在做大规模、提高竞争力、调整轻重比例和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上下功夫。一是立足做大做强一批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发挥我区资源、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围绕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等主导产业,在人才、资金、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向新增长点项目和成长型企业倾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进企业间的重组兼并,抓好三德、龙工、合丰、龙化、森宝等重点企业技改项目,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二是立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一批“小巨人”。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对矿业、建材、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矿山企业按照省定《目录》最小开采规模的产业政策要求抓好联合改造,扩大矿山生产规模,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抓好矿产品深加工,促进低品位矿和尾矿的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抓好硅合金、重钙和新型材料项目技改。建材业鼓励有条件的水泥机立窑企业改造为回转窑水泥生产线,并继续推广应用成熟适用综合节能和自控技术改造现有机立窑企业,抓好关闭、淘汰立窑生产线转产工作。进一步引导化工企业实施发展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等技改。机械行业在稳定工程机械产品生产的同时,立足国内外产业分工,发展与区内外大企业协作配套,形成“专、精、特、新”系列专业化配件生产企业。森工企业以提高森林综合利用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大力发展中密度纤维板、新型刨花板、笋竹制品和林产深加工项目。三是立足产学研结合,开发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和扶持壮大生物有机肥、新型能源、生化制药、电子和环保产业。
三、抓城乡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一是壮大城市经济,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围绕加强中心城市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和住宅小区建设这一重点,积极参与中心城市的开发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和城市新区开发力度,引资开发宝泰小区二期、城区国有集体企业“退二进三”等房地产项目。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引入外资、外企发展壮大个体私营流通企业,引导扶持各类专业批发、生产资料市场和现代化销售网点建设。积极培育信贷担保、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市场。扎实推进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二是做好“经营城镇”文章,推进城镇化进程。建立健全城镇土地公开招标拍卖的市场运作机制,充分运用土地级差效应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推进适中、雁石等重点集镇和农民住宅小区建设。逐步推行镇区农民住宅产权发证工作。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进城人口计划指标管理,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控制指标,全面放开小城镇户籍管理。减轻农民进城镇负担,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发展二、三产业,以城镇化推进工业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三是继续抓好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东方片及山区乡镇发展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在项目、资金安排和规费返回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促进东方片及山区乡镇发展。四是以发展旅游业带动环线周边乡镇发展。打响龙岩国家森林公园品牌,按国家AAAA级风景区标准,进一步完善龙崆洞景区建设,加快江山景区建设步伐,提高环形旅游线景点档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组织好中国民俗民情旅游年各项活动,拓展区外旅游客源,促进沿线乡镇经济发展。
四、抓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经济外向化程度
以“入世”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我区对外开放水平,赢得发展,争取主动,这是今年我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强化世贸组织有关知识和规则的普及、宣传,成立专门机构,认真分析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区各产业发展的各种影响,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做好过渡期的有关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修订、废止工作。进一步加快以科技园区和工贸小区为龙头的项目载体建设,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吸引各类企业到园区和工贸小区落户,使科技园区和工贸小区成为我区对外开放的“窗口”。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鼓励各级各部门走出去招商引资,采取外引内联、山海协作、亲缘招商等多种形式,把吸收外资同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扩大出口紧密结合起来,引进更多投资拉动型、生产加工型、科技效益型项目。加大科技招商力度,提高项目技术含量,鼓励外商和民营资本发展高技术产业。用足用活省定老区和山海协作有关优惠政策,继续加强与厦门、泉州等沿海地区的山海协作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在确保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抓住国家对进出口经营资格实行登记和核准制的机遇,抓好生产企业进出口权的申报工作,大力发展非国有外贸出口企业,促进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具备条件的区内企业到区外投资开发和承包工程以及劳务合作业务,实现出口方式的多元化。
五、抓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初步安排6.8亿元,增长5%。完成这一任务,关键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采取贴息、TOT、BOT等方式,积极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突出抓好龙工新产品16吨压路机、合丰公司年产30万吨旋窑水泥、植物油改性燃油、塑钢型材、ADC发泡剂扩改、生物有机肥和九龙江沿岸养猪业污染治理、尾巨桉种植以及莲东花园、恒宝花园、林景花园、御佳园一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曹溪农副产品批发等市场建设;完善龙腾路二期建设,加快区乡公路主要路段改造,提高公路等级;续建图书馆,新建大众影剧院和法院业务审判大楼。同时积极配合做好中心城市的市政工程、赣龙铁路、坑口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二是创新项目开发机制。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整合项目开发机构,引入市场机制,加快项目开发中介化、社会化步伐,提高项目开发成功率。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区领导挂钩、专人跟踪落实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对白沙水库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尤其是需省级以上审批的项目,必须组织力量,一抓到底。提高区级掌握的基本建设基金用于前期工作的比重,切实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市发展计划,特别是认真研究省里“构建三条通道”、“实施五个带动”的项目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努力规划论证一批大项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盘子。三是落实重点项目年度目标责任制。加大对在建、续建项目的协调、调度和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及时到位,力争早日投产见效。对新办项目,重抓协调,排除各种阻力,促其早日开工。
六、抓体制创新,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变现、盘活闲置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的办法,积极筹措资金,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两个置换”步伐。积极稳妥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问题,对尚未改制的企业,采取各种鼓励和扶持措施,吸引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尤其应抓住入世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动并做好吸引外资嫁接改造国有企业工作,促进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对已改制企业,应完善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参照国企改革的办法,加快乡镇集体、二轻企业改革步伐,通过实施股份制改造和城镇企业“退二进三”,加快资产重组与结构优化,盘活存量。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企业人、财、物和信息资源的优化和管理创新。扎实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以粮食风险金和粮食储备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调控机制。搞活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农民把土地使用权通过大户找小户、集体反租倒包、公司+农户、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出来,促进土地“三权”分离。继续抓好林业税费改革和林权发证工作。进一步加强村财监管,妥善处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继续做好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后续清偿工作。今年是机构改革和乡镇换届选举年。机构改革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机构改革方案,认真执行机关人员精简分流的政策规定,切实做到“无情分流,有情安置”,保持社会稳定。扎实做好乡镇换届选举工作,稳定干部思想情绪,做到人心不散,工作不乱,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药品价格、社区卫生服务等改革。
七、抓增收节支,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坚持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按照建设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重点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需要。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减少直至取消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继续深化预算编制办法改革,全面推行综合零基预算。改变以往“紧预算、常追加”的做法,强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的法定性和严肃性。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严禁截留、挪用和坐支。全面实行国库统一支付工资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推行乡镇、街道基层所站“零户统管”办法,切实强化财政财务监管。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管理与监督,防范债务风险。各乡镇、街道不准搞“政绩工程”,严格控制各项达标升级活动,防止超财力办事。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防止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按照“依法、均衡、扎实”的原则,加大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入库,确保稳定增长。在抓好重点企业税收管征的同时,继续加强煤炭、石灰石等资源税收和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屠宰税、车船使用税等薄弱税收的管征。坚决打击各种偷税、骗税、逃税和抗税行为,大力清理压缩欠税。进一步加强罚没收入和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收入、基金收入等非税性收入的管征。加大对到期财政周转金的清欠力度,加强和完善预算外收入和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以弥补预算内财力的不足。
八、抓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根据世贸规则的要求,解放思想,在投资、融资、市场准入等方面,降低门槛,放宽准入,减少审批环节,拓宽产业导向,减轻企业负担,实行国民待遇,营造平等宽松的政策法制环境。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发展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信用担保、创业培训和市场开拓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联合会等。继续深入开展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工作,坚持“突出重点、综合整治”的方针,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非法出版、非法传销、偷逃税费、餐桌污染以及规避招标、违法分包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认真落实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九、抓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加快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在各类企业和职工中推行社会保险,扩大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调整财政支出比例,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强化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认真落实“三条社会保障线”政策,确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离退休职工离退休费按月足额发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强管理,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抓好社会优抚、救济和社会福利工作,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落实挂钩帮扶制度,帮助城乡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摆到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扶持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服务型企业,推进社区服务业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就业门路。培育劳动力市场,促进多渠道就业。
十、抓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有重点地引进、消化吸收,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争取国家、省科委的创业基金支持,广开渠道、多方面地争取资金,加大科技投入。继续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整合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建立以技术咨询、技术交易、人才和信息沟通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引进、考核评价、管理使用和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各项部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加快薄弱校改造、危房改造和农村小学撤点并校步伐,合理优化教育整体布局。巩固“初保”、“改水改厕”和合作医疗成果,加强预防保健和农村卫生工作,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继续加强广播电视、体育等各项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社会事业发展。认真执行计生、土地、环保三大国策。围绕“三为主”,坚持“三不变”,推行“三结合”,坚决实行“一票否决”,逐步完善“区领导、乡负责、村自治、组配合、户落实”的计生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切实加强对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现耕地动态平衡。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控制工程征、占用林地。坚持管治并举方针,巩固提高“一控双达标”成果,抓好源头管理和达标企业巩固工作。继续抓好以龙津河流域为重点的九龙江北溪(新罗段)综合治理,实施治理重点矿区、防护林、坡耕地改造“三大工程”,做好饮用水源和天然林保护,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十一、抓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快依法治区和以德治区步伐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继续开展“营造环境新优势、树立道德新风尚、展示新罗新形象、实现经济新飞跃”为主题的学习、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窗口、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大对城市小街小巷和农村集镇路段“脏、乱、差”的整治,加强对文化大户的培植和管理,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参政议政作用。凡属重大决策,注意听取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意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制度,扩大与群众沟通的民主渠道。高度重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继续开展反盗抢、打黑除恶、缉枪治爆和打击“六合彩”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打击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加强作风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府肩负的责任比过去更大,要求更高。今年是转变作风年和调查研究年,我们要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以应对“入世”为契机,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创造新的业绩。
我们要努力建设开拓创新的政府。政府全体组成人员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深入开展“双争”活动为动力,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开创全区工作新局面。为此政府公职人员必须加强政治理论、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和法律等知识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驾驭经济的能力。
我们要努力建设勤政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关心群众是我们的职责,依靠群众是我们的法宝。全体公务员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为人民服务”真正落实到政府各项工作中,为老百姓多干实事,多谋利益。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下决心精简会议和文件,集中精力,调查研究,推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关系全局的重点问题的解决。
我们要努力建设依法行政的政府。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完善政府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经常性学法制度。逐步把经济社会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形成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企业依法经营、公民自觉守法、监督部门依法行使职权的文明法治社会环境。坚持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我们要努力建设办事高效的政府。“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工作方式,加快行政体制创新,建立起符合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服务型政府,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上来。结合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增强透明度和公开性,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建立对政府机关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认真抓好跟踪督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我们要努力建设廉洁自律的政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大执法监察力度,逐步探索和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法律监督、内部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堵塞产生消极腐败现象的漏洞,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把整饬工作纪律作为加强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弄虚作假等现象,确保政令畅通。
各位代表,今年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团结拼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挑战极限,发奋工作,全面完成全年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以一流的发展业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