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到村到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需进一步提高,脱贫基础不牢固的问题。
一是对我镇116户265人脱贫对象进行回头看,对贫困户收入情况、住房保障情况再进行一次全方位核查,重点保障村两委入户调查、下村工作队审查和乡镇审核程序的规范性,并将核实情况作为市网平台信息数据更新和系统管理的重要依据,实现动态管理。
二是开展贫困户基础数据及收入数据回头看。对收入数据差别较大、逻辑不严密、错漏项等190余条问题数据,由镇扶贫办整理登记,并组织下村工作队逐户核实,切实做好建档立卡工作。
三是开展挂钩帮扶信息录入回头看。对镇干部的挂钩帮扶信息录入,开展回头看。经检查,我镇干部总体能按照“五个一”要求做好挂钩帮扶工作,但在摸清一个底子方面还有所欠缺。镇扶贫办将检查情况反馈给全体干部,由挂钩干部自行整改完毕。
(二)关于“扶贫专项基金结转结余率偏高,资金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的问题。
2016年,我镇共发出各类扶贫资金102.7万元,确保资金拨付到位,专款专用。其中,国标易地搬迁补助资金27万元,省标易地搬迁补助资金22.4万元,区级贫困村挂钩帮扶资金20万元,一次性生产扶持资金9.4万元,贫困户慰问金12.8万元,高等教育补助1.4万元。
2017年,我镇将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规范村镇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快资金拨付效率,同时健全完善扶贫资金使用公示公开制度。
(三)关于脱贫攻坚的基础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的问题。
一是加强数据清洗及核对,不断比对市网、国网及台账,对问题数据进行逐项入户核实,确保摸清贫困底子。二是认真开展5月下旬漳平市交叉核查问题整改,对数据不全、不准的情形进行整改。三是加强驻村信息联络员的作用发挥,建立信息定期采集、录入和核对制度,夯实脱贫工作的基础。
(四)关于“挂钩帮扶工作不够落实”问题。
一是进一步加大帮扶责任落实力度,由镇纪委、组织办、扶贫办等部门不定期对下村工作队、保护干部的到岗情况、履行职责、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核查。严格落实帮扶联系人责任,镇干部以工作片为主,由工作片片长主抓,市区干部则建立联系人制度,由扶贫办及工作队及时督促跟踪。二是完善一户一策一档台账,针对底子不清,措施不细的干部,由包村干部、扶贫协理员配合,加强民政、劳动保障所、计生办等部门信息共享,逐户进行再核对,详细登记家中的每一名成员基本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种、养殖业基本情况等信息。
(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相关问题。
2016年,我镇通过调动扶贫办、下村工作队、挂钩干部、村干部等多方力量,积极宣传发动、认真摸排核实,共确定14户29人作为造福工程易地搬迁的对象。针对有关问题,我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再次核实选址安全。我镇再次组织矿管站、村管站、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对贫困户新房建设的选址和情况进行实地查看。经核实,14户的选址均不是地灾点、水保区等不适合生活居住的地方,且新房质量安全,能满足安全住房需求,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的目的。二是巩固脱贫后续保障。东肖镇坚持搬迁和发展“两手抓”,与贫困户、挂钩干部共商,帮助尚未脱贫的搬迁对象制定脱贫计划、选准脱贫项目,切实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确保能够有效改善搬迁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三是着重解决资金问题。针对省标贫困户补助少的问题,我镇从以下方面进行整改:一是引导贫困户树立量力而行的理念,新房建设首先满足安全居住的需要,等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再扩建修缮。二是引导村里和亲戚力所能及地出钱出力,尤其要帮助没有壮劳力的贫困家庭。三是积极筹措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对立足实际、自力更生、循序渐进的贫困户予以适当补助。
(六)关于产业扶贫措施不够有力问题。
2017年,我镇将产业帮扶作为重点举措,致力于帮扶措施多样化。一是对有就业培训需求的贫困户提供雨露计划培训,开展50人次的种植技术培训,邀请种植技术专家课堂和实地授课。二是打造农业示范基地,致力打造肖坑村70亩米蕉种植基地,流转闲置土地,聘用本村劳动力,发展规模产业。制定贫困村脱贫计划,确立贫困村至少有一个主导产业。三是加强小额信贷发放。持续摸底贫困户生产和贷款需求,对有适合项目缺乏资金的贫困户帮助其衔接扶贫小额贴息贷款。
东肖镇人民政府
2017年6月23日